——中國石化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陜西調研札記
7月28~30日,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在陜西省工信廳、陜西省石化協會負責人陪同下,深入西部地區石化重鎮陜西省,對當地石油和化工行業進行調研。他對陜西省石化行業近幾年取得的成就,尤其企業在技術創新、結構調整方面取得的成績,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較高評價,同時希望企業要抓住機遇,加快結構調整,增強科技創新能力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在渭化集團調研時,李壽生表示,渭化集團是全國首家采用6.5兆帕壓力等級、以水煤漿加壓氣化技術為龍頭的現代化企業。其年產30萬噸合成氨、52萬噸尿素裝置的建成投產,示范并帶動了先進、大型煤氣化技術在我國的推廣應用,促進了我國煤化工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。在陜西華山化工集團,得知該公司建成西部地區第一套1,4-丁二醇生產裝置,并借此實現了產品結構調整和企業扭虧為盈的消息后,李壽生十分高興,鼓勵陜化干部職工再接再厲,抓緊年產10萬噸1,4-丁二醇續建項目及四氫呋喃項目建設,力爭早日投產,進一步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。
陜西興化集團這家老化肥企業已取得長足發展,目前,合成氨年產能已經擴至23萬噸,硝銨年產能擴大到85萬噸,躋身全國最具成長性化工企業第六位。該公司負責人透露,“十二五”期間,他們將建成甲胺、己二酸、聚碳酸酯等眾多精細化工產品項目,實現年產值100億元以上、利潤超過10億元,化肥等低附加值產品的比重下降至30%以下。李壽生聽后深表贊許。他說,作為上世紀60年代建設的中型氮肥企業,興化集團在發展過程中,沒有一味追求產能的擴大,而是把重點放在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上,不斷壓縮農用硝酸銨等低附加值產品的產量,增加多孔硝酸銨等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。現在又涉足甲胺、聚碳酸酯、己二酸、尼龍66等精細化工領域,為企業打開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,實現了企業由小到大、由大到強的跨越式發展。這種理念和做法,值得全行業學習和借鑒。
陜西煤業化工集團神木煤化工產業公司是李壽生考察的最后一站。該公司所屬的神木天元化工公司和神木富油科技公司,分別采用塊煤干餾中溫煤焦油加氫技術和粉煤固體熱載體技術,建成年產50萬噸中溫煤焦油加氫和12萬噸焦油全餾分加氫工業化示范裝置。通過提取煤中焦油、揮發分等輕質組分,生產市場緊俏的汽、柴油,以及高熱值清潔焦炭,實現了煤炭的分質、清潔、高效轉化與利用。
李壽生十分關心這兩個示范裝置的運行情況。7月30日,他不顧5個多小時的長途顛簸之累,一下車就直奔兩家公司的裝置區了解情況。當得知年產50萬噸中溫煤焦油加氫裝置自去年4月投產以來,已累計滿負荷運行300多天,今年1~7月,實現銷售收入19億元、利潤2.5億元;年產12萬噸焦油全餾分加氫裝置已經打通全流程,正在優化工藝,消漏補缺,將于11月全面試車的消息后,李壽生甚是振奮。他說,這兩項技術工業化的成功,對我國煤化工產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,豐富了新型煤化工的內涵,為我國煤代油戰略的實施,開辟了一條經濟、可行、節能、環保的嶄新途徑。他叮囑公司負責人,要進一步優化工藝參數,提高成品油收率;切實搞好裝置隱患排查與試車前的各項準備工作,確保一次試車成功,為我國煤化工產業可持續發展做好技術儲備。
調研期間,李壽生還深入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榆林煉油廠、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凱迪西北橡膠有限公司、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北元公司等石油和化工企業,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及節能減排情況。